中國民航需要多少人才?據統計,航空公司每年增加客機30余架,一般一架150座左右的客機,從空乘人員到地面配套管理、服務人員至少需150人;300座以上的超大型飛機,需要的員工更多,“空姐”就需72名 ,加上飛行員、空勤、地面服務、航空機務各配套崗位120余人,整架飛機需200余人的班子。統計下來,目前對人才需求接近50萬。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,我國航空人才都將處于短缺狀態。
人才缺,到哪里找人才?按照傳統,航空公司和機場集團的******選擇是各對口學校。相比于其他行業,民航業的人才引進是相對獨立,甚至是閉塞的。以往,90%的人才通過定點培養、定向就業,行業外人士很難參與。畢業生就業率近100% 。直到今天,這個比例依然不低。在大學生甚至碩士生找工作難的年代,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連年接近100%。
目前,各個學校的各家合作單位每年同時到學校“搶購”畢業生,連一些還沒畢業的學生都被幾大航空公司、機場集團早早預定。且待遇不菲,前景看好,據了解,國內航空公司的薪酬待遇雖沒有統一的標準,但通常來講,空乘專業社會平均基礎月收入在4000-8000元左右。
從上世紀80年代起,成為“空姐”“空保”成為了大多數年輕人的夢想。其實,“空姐”是對民航職位的狹隘理解。民航業的職位遠遠不止這些,緊缺的崗位多達數十種,對各類服務人才、技術人才、營銷人才、管理人才都有需求。僅航空公司和機場,就需要空中乘務、國際客運、國內客運、航空物流、飛機維修、安檢、航空服務、載重平衡、生產調度、市場營銷等各類崗位分得極細,僅技術商務類崗位就多達70幾種。
課程設置: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、航空英語、政治經濟學(財經類)、公共關系學、民航概論、民航法、航空心理學、航線知識、化妝與禮儀、形體與舞蹈、專業聽說及手語知識、市場營銷學、旅游經濟學、旅游法規、中外民俗、旅游學概論、旅游法、旅游心理學、旅行社經營與管理、旅游市場學、導游業務、計算機服務應用技術、中國旅游地理。
培養目標:培養符合機場地面服務發展要求,熟練掌握民航服務、安檢理論知識、地勤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,具有較好的英語閱讀和交流能力、協調公關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,從事空中乘務、機場服務、機場安保、運輸管理等民航服務的高素質人才。
就業前景:在民航業迅猛發展的今天,我國已逐步邁入******民航大國前列,2005年,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,旅客運輸量,貨郵運輸量與2000年相比,5年翻了一番,國際排名第三。機場建設令人振奮,由2010年的190個機場將發展到2020年的230個機場,飛機數量急增,波音公司預測在未來的10年將增加2400架飛機,總規模將超4000架,可提供40000個工作崗位。******旅游組織預測,中國將成為************大旅游大國,成為******的航空市場,每年需增加各類民航專業服務人員達4—5萬人。
就業方向:首都機場、長春龍嘉機場、沈陽桃仙機場、廣州白云機場、大連周水子機場、南方航空、山東航空、深圳航空等全國各大機場。
工作方向:安檢員
崗位描述:安全檢查人員是在機場、航空公司從事客、貨、運安全檢查和管理的專業人員。隨著國際反恐形勢加劇以及******對民航安全的日益重視,全國各大機場、飛機的安全工作是中國民航的重中之重。
工作方向:運管人員
崗位描述:運輸與管理人員主要從事航空服務管理,有面向候機樓各類服務、民航賓館服務、安全檢查以及民航運輸、民航商務等各個崗位,涉及面非常廣泛。
工作方向:票務員
崗位描述:負責接聽熱線國內、國際機票預訂,保持電話暢通,獨立處理國內、國際單程、聯程、往返程預訂業務;能對客戶所咨詢國內、國際機票預訂,及時對客戶信息進行核對、更新和完善,保證客戶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。
工作方向:機場酒店管理員
崗位描述:是指在機場星級酒店管理集團、民航機場酒店從事會議服務與管理、前廳管理、財務管理、營銷管理等崗位的中高層管理人員。